小种子蕴含“大能量”,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命脉,更为美好生活焕发出勃勃生机提供根本支撑。近年来,高台县立足自身种业发展优势,紧紧聚焦现代种业,持续发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业“高台芯片”,着力打好种业翻身仗,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记者在甘肃隆丰祥种业有限公司位于合黎镇的制种玉米实验基地看到,一行行不同品种的玉米长势喜人,技术人员正在为实验田里的制种玉米套袋、授粉并记录试验品种长势情况。“目前我们从事的工作,主要就是玉米新品种的材料改良,新品种选育,还有适宜我们西北区域的玉米品种产量提升技术的一个研究。”甘肃隆丰祥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作腾说道。
作为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甘肃省创新型中小企业,这几年,甘肃隆丰祥种业有限公司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构建起以主要农作物种质创新研发中心为平台,以甘肃、海南等综合试验站为科研基地的商业化育种科研体系和模式,每年投入科研经费300万元以上。今年,企业还投资100多万元建成玉米种质资源室,有效推动突破性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应用。“因为有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可以通过传统的育种方法和现代的技术相结合,和外在的科研院校、种业同仁、育种家能够资源共享,让我们的种质资源活起来、用起来。”甘肃隆丰祥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万忠说。
近日,甘肃隆丰祥种业有限公司成功获得进出口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E证),系高台县首家。目前公司已开始拓展海外市场,聚焦中亚等不同地区气候特点和市场需求,培育适应性更强、产量更高的优质新品种。“将我们自己培育的品种,适合国外种植的品种走出去,在那边种植,如果我们有条件的话,再把种植的商品再调回来,这样我们就能够达到借船出海、借鸡下蛋的效果。”甘肃隆丰祥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万忠说。
据了解,高台县于2013年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2015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首批国家玉米制种基地建设项目。玉米制种面积连续10年稳定在10万亩以上,年均产值4亿元以上,占种植业增加值的13.3%。
目前,全县共有玉米制种企业8家,玉米种子设计年加工生产能力达19.2万吨以上,设计年加工成品种子13.6万吨,建成果穗烘干线7条、籽粒烘干线8条、小包装生产线12条、果穗剥皮线6条,玉米种子年加工生产能力达10万吨以上。高台县还不断强化玉米制种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工作,鼓励支持玉米种子企业与国内知名科研、教学单位联合建立研发机构,种子企业累计选育审定玉米新品种39个,其中省审品种37个、国审品种2个。种子产业已成为高台县产业化程度最高、种植面积最大的“订单农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全县制种玉米面积达10.65万亩。